> 手机百科 > “有口挂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有口挂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有口挂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有口挂壁”出自宋代释正觉的《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》。

“有口挂壁”全诗

《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》

宋代 释正觉

何须魁斗之名高,不在山川之气豪。

有口挂壁,亡牛奏刀。

纵横佛用,分付儿曹。

《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》释正觉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》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译文:

为何追求魁斗之名的崇高,

并非来自山川之间的气魄豪放。

佛像口中挂着壁画,

亡牛奏响刀剑之音。

纵横之间展现佛法的用途,

传达给弟子们的指令。

诗意:

这首诗词以禅宗的视角,表达了对名利和外在荣誉的淡泊态度。禅人认为,真正的崇高并不在于个人所获得的荣誉地位,而是来自内心的洞察和修行。山川之气代表外在的美丽和壮丽,而禅宗强调的是心灵的宁静和超脱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。诗人释正觉用几个形象的描写来传递禅宗的教义。首先,\"有口挂壁\"表达了佛像口中挂着壁画的形象,暗示了禅宗中的修行和教化。接着,\"亡牛奏刀\"这一形象意味着禅宗弟子们放下世俗的束缚,以割断痛苦的根源。最后,\"纵横佛用,分付儿曹\"强调了佛法的实践和传承,禅宗通过纵横的修行方式,传达佛法的指示给后辈弟子。

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,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理念。诗人释正觉以禅人的视角,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和地位,而是要通过内心的修炼和洞察来实现真正的崇高。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而富有禅宗的特色,给读者带来深思和启发。